“进津赶考”开新篇——邯郸设计公司“三个重心”入津侧记
摘要:北京时间20191202关于【“进津赶考”开新篇——邯郸设计公司“三个重心”入津侧记】的具体情况和说明,让www.huinx.cn新闻频道的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
日前,随着邯郸设计公司的总部正式入津,完成母子公司管理体系调整,天津设计公司顺利接过奋斗的接力棒,进入了“进津赶考”的发展新方位。
一次“自我革命”的觉醒
40多年来,邯郸设计公司从单一的设计业务到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咨询服务(监理)三大主业鼎立,逐步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大型综合设计工程公司和响当当的品牌央企,彰显了该公司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创新精神。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高效、清洁、智能化和安全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成为煤炭行业新的发展方向。邯郸设计公司清醒地认识到,依靠传统手段、固守传统行业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破解区位劣势,布局天津发展成为该公司转型升级、逆境突围的又一次自我革命和自我觉醒。
2012年,邯郸设计公司逐步开始在天津布局,并成立子公司“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开启两地办院的模式。
“三个重心”的入津实践
2018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和雄安新区建设,中煤集团在天津布局科研设计板块,并依托邯郸设计公司在津研发力量成立了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这也使邯郸设计公司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总部入津成为大势所趋。
随势而后明道,明道而后优术。2019年2月,邯郸设计公司制定了适应天津平台高质量发展的“1324”战略,明确提出了“业务重心、管理重心、发展重心”入津的年度任务,这既是该公司打造天津高质量发展平台的首要前提,更是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2019年3月,在上级集团的指导和支持下,邯郸设计公司启动了“三个重心”入津工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7月23日,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9月10日,住建部颁发的工程设计7项资质顺利转移至天津设计公司;9月24日,天津设计公司股权无偿划转给中煤建设集团;10月18日,完成16个部室共计290人搬迁,实现总部入津;10月21日,邯郸设计公司股权无偿划转至天津设计公司;11月21日,邯郸设计公司所属子公司股权全部划转至天津设计公司。
至此,邯郸设计公司“三个重心”入津工作顺利完成,天津设计公司正式列入中煤集团重点三级企业“战斗序列”。
“两个问题”的现实聚焦
为了适应天津平台,重塑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在总结经验、研判形势的基础上,该公司提出了“发展什么样的设计院,怎样发展设计院”和“建设什么样的研究院,怎样建设研究院”的两个“发展之问”。
近期,该公司编制完成《中煤天津设计公司三年发展规划》和《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三年发展规划》为两个“发展之问”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设计院发展上,通过立足天津区域优势、集团资源优势和公司技术优势,围绕煤与非煤两大市场,叠加勘察设计、总承包、咨询监理、设备集成等生产要素,着力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打造项目全过程咨询、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供给端优势,实现“叠变发展”。
在研究院建设上,推进设计院与研究院同步建设、相互赋能的“两院共建”思路,将研究院打造成智能研发和创新集成应用的生态系统与特色创新基地。在前期,设计业务给予研发业务大力支持;在后期,研发业务用研发成果反哺设计业务,提升设计咨询业务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两个业务实现 “裂变发展”。
“四出”目标的初心使命
在天津布局发展,对该公司来说是一个业务升级、转型发展、腾笼换鸟的过程,是入津的初心和使命。为此,该公司将出效益、出品牌、出活力、出人才的“四出”目标作为检验标准。
在“三个重心”入津过程中,该公司的市场开发和经营工作保持了同频共振。 在涉煤领域,天津设计公司巩固传统设计优势,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和打造全生命周期技术咨询服务的“4S店”上迈出了实质步伐。 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在智慧矿山项目、智能工作面、煤矿机器人、废旧矿山(井)开发利用、BIM开发等领域已有多个合同落地。
在非煤领域,地铁监理业务新签合同和收费“双亿”目标已经实现,城市综合体、交通枢纽接驳、地下空间规划等项目推进落地。同时,天津城建设计院、中铁设计集团太原院、中煤科工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船重工707所以及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方科大等大批企业和高校前来对接合作,天津设计公司的发展优势和地域影响力已初步显现。
嘉陵江畔,渭河岸边,还响彻着两支队伍出征时的誓言;
奔腾滏水,巍巍太行,镌刻着邯郸院拼搏奋进的创业史;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必将见证天津设计公司的新诗篇。
“我们将整理行装,以‘进津赶考’的姿态,以奋发有为的状态,不负初心、不辱使命、走向深蓝,向着更高更远目标出发!”该公司党委书记郭庆华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邯郸设计公司“三个重心”入津,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破茧重生”,也为中煤集团的业务板块融合发展提供了“天津方案”。
稿 源|李晓昆(天津设计公司)
编 辑|刘 欣
执行主编|阮仕俊
主 编|吴 超
主 办|中煤集团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